你有没有在深夜刷手机时,突然看到“还呗”弹出的广告:“额度高达20万,秒批到账”?那一刻,心里是不是猛地一动,想着“这不就是救急的神药吗?”但冷静下来,你有没有真正问过自己一句:还呗最高额度是多少钱?它真的能批给我那么多吗?
咱们不绕弯子,作为一位从业十几年的法律从业者,也作为一个见过太多借贷纠纷的“过来人”,我来给你扒一扒“还呗”背后的额度真相。
还呗是什么?先搞清楚“对手”是谁还呗,是数禾科技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,主打“账单分期”和“信用借款”,它不像传统银行那样需要复杂材料,而是依托大数据和风控模型,快速评估用户信用,给出授信额度。
很多人以为,既然是“最高额度”,那只要申请,就能拿到顶格的钱。但现实远比广告残酷得多。
还呗的“最高额度”到底是多少?官方宣传中,还呗的最高授信额度为20万元,没错,你没看错,确实是20万,但请注意——这是“最高”额度,不是“普遍”额度,更不是“人人可得”额度。
就像高考状元能考750分,但全班平均分可能只有450一样,这个20万,更像是一个“天花板”,只有极少数信用极好、收入极高、负债极低的用户才有可能触及。
根据大量用户反馈和平台实际审批数据,普通用户的初始额度大多在5000元到5万元之间,如果你是白户(没借过贷)、收入不稳定,或者征信有点小瑕疵,可能连1万都批不下来。
额度是怎么定的?别被“大数据”忽悠了还呗的额度不是拍脑袋定的,而是通过一套复杂的风控模型计算出来的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:
个人征信记录:是否有逾期?负债率高不高? 收入水平:工资流水、社保公积金缴纳情况。 使用行为:你在还呗上的还款习惯、活跃度。 多头借贷:是否在多个平台频繁借款? 身份信息:年龄、职业、居住地等。简单说:你越“稳”,额度越高;你越“飘”,额度越低。
额度是动态调整的,你按时还款,系统可能慢慢给你提额;但如果你逾期一次,额度可能直接被冻结,甚至降为0。
为什么有人能拿到20万?他们真的“普通”吗?我曾代理过一起借贷纠纷案,当事人自称“普通上班族”,却拿到了18万额度,后来一查,他名下有两套房,年收入超百万,征信完美无瑕。所谓的“普通人拿到高额度”,往往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硬实力。
别被社交媒体上的“晒额度”帖洗脑,那些动不动晒20万额度的,99%不是来分享经验,而是来引流带货的。
高额度=高风险,你真的准备好了吗?额度越高,责任越大。20万听着很爽,但想想:月息多少?年化利率多少?逾期会怎样?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合法年化利率上限为一年期LPR的4倍(目前约为14.8%),但现实中,部分平台通过服务费、管理费等方式变相抬高利率,实际成本可能远超这个数。
一旦你借了高额度却还不上,不仅面临高额罚息,还可能被催收、上征信黑名单,甚至被起诉。
✅ 建议参考:理性对待额度,别让“能借”变成“必借”不要盲目追求高额度:够用就好,借多了反而压力大。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:特别是利率、还款方式、逾期责任。 量入为出:借款不是收入,别拿明天的钱填今天的坑。 定期查征信: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,避免被拒贷还不知情。 优先选择持牌机构:还呗属于正规平台,但也要警惕仿冒app。📚 相关法条参考:《民法典》第六百七十条: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,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,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。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二十五条: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,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四倍的除外。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十三条: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,并明确告知处理目的、方式和范围。还呗最高额度是20万元,但这只是极少数人的“天花板”,不是普通用户的“地板”。真正决定你能借多少的,是你自己的信用、收入和还款能力,别被广告冲昏头脑,也别因额度低而自卑。借钱的本质是信用变现,而不是数字游戏。
能借到钱,不代表你应该借;额度高,不代表你必须用。理性消费,量力而行,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。
如果你正在考虑使用还呗,不妨先问问自己: “这笔钱,我真的需要吗?” “我还得起吗?” “逾期了,我能承担后果吗?”
答案清楚了,额度多少,其实就没那么重要了。
还呗最高额度是多少钱?真相竟然是这样!,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个案情况不同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。